close

  

旺報【記者許昌平、勵心如、戴慧瑀、郭輪盤賭1賠1玩法芝芸╱台北報導】

編者按台灣就讀法律專業學生,素質優秀,然而台灣市場有限,每年大幅放寬律師錄取名額,導致律師供過於求,但快速發展的大陸市場,特別是兩岸交流緊密,對大陸法律實務運作需求甚殷,是台灣法律人的藍海市場。但大陸律師市場是怎樣的市場?台青如何打開赴陸執業方便門?《旺報》盼藉此座談,拋磚引玉,探索大陸法律專業服務業市場。

由《旺報》主辦的第15次「台商權益維護系列座談」,以「打開兩岸律師就業大門──從上海啟動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談起」,探討台灣法律人在大陸法律服務業就業問題。

包括文化大學法學院院長何曜琛、東吳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煦棋、環宇法律事務所主持合夥律師李書孝、上海博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蔡世明、及取得大陸律師資格的上海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畢業生黃柏瑄、取得台灣律師資格的台大國企所二年級陳禎憶、台大畢業生李昕緻、東吳法律系畢業生黃愉翔、東吳法律系大三張毓哲等人參加論壇進行探討,分享交流成果。

在大陸官方支持下,由上海君倫律師事務所、上海博恩律師事務所共同參與的

上海「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」7月揭牌,首波有5名台灣青年學子獲得獎學金,利用暑假在上海見習,是首個專門為台灣年輕人引介大陸法律市場的平台。

蔡世明指出,法律除了是學問,也是法律人的生活工具,大陸市場很大,大陸台商對於取得大陸律師資格的台籍律師,也願意接觸,有很強信任感,「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」可居中為兩者銜接。

《旺報》總編輯王綽中強調,市場對產業很重要,大陸廣大、快速進步的市場已經創造出非百家樂善用墊腳石,小槍變大砲常多高成長企業。

大陸市場是歐美6倍大

王煦棋指出,根據《金融時報》報導,大陸市場是歐美的6倍大,可成為台灣法律學子另一條出路,中國大陸法律市場雖然變化大,但卻充滿希望機會;何曜琛則建議台灣青年法律人才,「一定要多交流、多看看」,台灣法律人才要在大陸市場有利基,要培養自己難以取代的專才,要成為跨領域人才,加強語言能力。

李書孝指出,他剛執業時,台灣執業律師僅5千多人,到今年最新數字1萬5千多人,足足多了3倍。很多顧問公司也從事法律顧問工作,市場已不斷被挑戰,怎樣尋找出新的思路,是台灣年輕法律人急需思考的問題。他建議,大家未來可朝幾個方向去發展,首先是跨領域,例如兩岸就是一個很好的領域;此外,到公司去作風險管理,或做法務長,對全公司進行跨境、跨業管理,也是不錯的發展。

最暢銷21點書籍——《21點事業》

4E2DCAAFCAE48334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ft153t 的頭像
    zft153t

    zft153t的部落格

    zft153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